腸病毒

「腸病毒」的傳染模式主要是因手曾接觸過病人或帶菌者的口鼻分泌物(口水、鼻涕、痰涎)或糞便,在進食時不慎經口腔進入人體而致病,其潛伏期一般為三至五天。此病毒與禽流感H5N1不同之處,是非經禽畜,而是由人群互相感染而來。

「腸病毒」其實是指一群類似的病毒,其中包括受人注視的「EV71」及最近引致致命心肌炎的「克沙奇」病毒,其他還有「小兒麻痹病毒」和「伊科病毒」等。「克沙奇」病毒及「伊科」病毒感染多發生於十歲以下的小孩,雖然有成人個案,但很少見。

臨床病徵

腸病毒群所引起的疾病千變萬化,其中包括﹕

  1. 疹性咽峽炎-突發性高熱、嘔吐、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。多數病例輕微,少數並發腦膜炎。
  2. 手足口病-發燒、﹑口腔粘膜、﹑舌頭、﹑手掌和腳掌出現小水泡。病者特別是小童因口腔潰瘍極痛,不能飲食致脫水者,可能需要住院作靜脈注射點滴。
  3. 流行性肋肌痛-胸部突然陣發性疼痛、發燒、作悶、嘔吐和腹瀉。
  4.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-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。
  5. 發燒合併皮疹-身體出現班丘疹或小水泡。

以上病症雖引起身體不適,但大部份經幾天後病狀減輕至完全康復。但部份病人可能會出現並發症如下﹕

  1. 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一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,面色蒼白或發紺紫色、嘔吐,繼而出現心跳過速,演變成心衰竭、休克,甚至死亡。
  2. 無菌性腦膜炎與腦炎一發燒、噁心、嘔吐、頭痛等。

其他並發症包括﹕癱瘓性疾病、猛爆性肝壞死等。

診斷

臨床上很難分辨不同病毒,只有由實驗室作病毒分離及血清學檢查,才能確定診斷。

治療

暫時本港並未有專治此腸病毒的特效藥,只能采支援療法,如多補充水份,多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。如病人出現嗜睡、神志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目光呆滯、咳嗽厲害、心跳加速、臉色蒼白、呼吸急促或困難,應馬上就醫或覆診以檢查並發症的可能。另外,對家中的第二個病患者尤要特別小心,因其病情之嚴重程度可能較高。

預防

  1. 家人應小心處理病患者之排泄物,且處理完畢後立即洗手。
  2. 患病學童應儘量請假在家休息,以免傳染給同學。
  3. 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,進食前洗手,注意營養,均衡飲食,及適當睡眠。

本文章所載內容只作參考用途,並非提供任何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