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手術>大腸鏡檢查及須知

  • 何謂大腸鏡檢查?

    大腸鏡檢查是利用一條可彎曲柔軟的內視鏡由肛門進入直腸,經乙狀結腸、降結腸、橫結腸、升結腸直至盲腸部位進行大腸檢查。醫生在電視螢光幕觀察腸內的狀況或病變,如:腫瘤、潰瘍或瘜肉等,有需要時,醫生會抽取病變組織進行化驗,甚至作止血或瘜肉切除術。

  • 為何需要接受此檢查?
    1. 大便有血
    2. 貧血
    3. 大便習慣改變 (一時便秘,一時肚瀉)
    4. 慢性腹瀉
    5. 原因不明之腹痛
    6. 瘜肉、腫瘤
    7. 普查作用
  • 大腸鏡可能出現的併發症

    檢查期間病人可能會感到腹部氣脹及輕度不適。較嚴重之併發症包括腸道穿孔、出血、心肺併發症和藥物敏感等,一般來說機會少於千份之一。病人如要接受內鏡治療,如瘜肉切除、內鏡止血、擴張及支架放置等則出現嚴重併發症之機會亦會提高。如併發症出現,病人或需接受外科手術修補,各併發症發生之機會隨著病人不同之情況及治療方法而有所差異,病人應主動詢問主診醫生以了解詳情。

  • 為何需要接受此檢查?
    1. 醫生解釋檢查原因、程序及可能發生之併發症,病人明白後便簽署同意書。大腸鏡檢查可於門診或入院進行。請向你的醫生查詢。
    2. 檢查前須先將腸道完全清潔,避免糞便阻礙觀察大腸情況。洗腸可於門診或入院進行,請按醫生處方服食瀉藥。
    3. 檢查前三天
      只可進食低渣滓食物;避免高纖維食物。
    4. 檢查前一天
      只可進食流質食物,例如肉湯、稀粥,但勿飲過量奶類飲品。
    5. 檢查前六小時開始禁食。
    6. 檢查前,你會被安排更換手術袍;亦需除去身上之飾物、金屬物品及假牙等。隱形眼鏡配帶者,則須自備盛載器以確保個人衛生。
  • 檢查過程
    1. 病者須作左側臥,雙膝向上屈曲。
    2. 醫護人員會按醫生處方給予鎮靜劑注射。
    3. 醫生把大腸鏡由肛門放進大腸內,病者會感覺腹部有脹迫感或欲排便的感覺,均屬正常。
    4. 檢查過程約需三十分鐘至一小時。
  • 檢查後應注意甚麼?
    1. 檢查後,應臥床休息數小時,待鎮靜劑反應過後方可起床活動。鎮靜劑藥物,可能需要三至四小時才完全消失,故此進行門診大腸鏡檢查,出院時亦需要有朋友或家人陪同,以策安全。如病人沒有家人或朋友陪同而又堅持進行檢查,檢查後則須安排病床以作休息。
    2. 由於醫生在進行檢查期間把空氣打入腸內,以增加觀察範圍,所以病人檢查後會把氣排放出來。
    3. 若腹部有劇痛或肛門排血量增,須即通知醫護人員。

(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詳情請向外科醫生查詢。)

肺氣腫 泌尿科 水冷射頻(水刀)
乙型肝炎 腸套疊 腸胃內視鏡
脫骹 骨折 紅斑狼瘡症
盲腸切除 胸腔鏡 靜脈曲張
風濕 膽石 前列腺增生
關節置換 腸鏡 十字韌帶